桃應用最普遍的砧木是山桃與
黃桃苗。
1)山桃:核球形,光滑.核紋較淺。山桃作桃砧木的特點是:適應性強,耐寒、耐旱能力強,亦較耐鹽堿。在北京、山西、內蒙等華北、西北干旱寒冷地區多有應用。與桃嫁接親和。但山桃不耐濕,在地下水位高處易催黃葉病、根瘤病及頸腐病。山東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蘇、浙江等地多不宜采用。
2)黃桃苗:核扁形.縫合線明顯,不同類型黃桃苗核的大小不等。黃桃苗作桃砧木的特點是:適應性廣,既適應溫暖多濕的南方氣候,亦適應于華北、華東、華中產區的主要砧木樹種。黃桃苗耐早力與抗寒力亦強,我國暖濕地區及華北大部地區多用其作砧木。黃桃苗與栽培桃親和力強,嫁接后生長旺,根系發達,但不耐澇。
3)杏、李:甘肅、內蒙古、遼寧、黑龍江有用杏、李作桃砧的。李砧根系淺,較耐濕,嫁接后苗木生長緩慢,有矮化作用,但結果稍小。黑龍江用小黃李作砧木比較耐寒,但易生根葵。杏砧耐旱不耐濕,對礫石土和鹽堿土耐力強。甘肅用杏作桃砧,表現親和力較差。
4)毛櫻桃:是近年探索應用的桃矮化砧木。表現不親和或后期不親和,嫁接苗矮化作用明顯,結果早,成熟期略提前。已觀察到與黃桃親和力差,且有小腳現象。目前毛櫻桃都用實生播種,對其本身性狀的變異性、嫁接后對不同品種的親和力、樹冠大小、經濟壽命、產量、品質等性狀的影響,都有待進一步試驗,暫不宜在生產上大量應用。